写在前面的话 关于语言文字和字体字库 几何体的意义 字体下载 |
写在前面的话
首先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汉字要遵循什么样的演化规律和原则才是科学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呢?个人认为要让人易学易懂然后要做到书写和印刷的统一,这里面包含着深刻的科学原理,会涉及到视觉、思维、和人体方面的知识,这个不会大范围的展开。
接下来我们要明确几个几何概念,一是点二是线,点构成线,线在汉字中的笔画是“横竖撇捺”,也就是说目前以“点”命名的部首和笔画都可以设计成横竖撇捺,当然也可以设计成“圆点”但这不符合书写原则,只适合设计(设计当然也不完全局限于什么圆点之类的但不是我想要表述的范畴),因为按照目前的书写工具和手写习惯和方便性点是很难写出的也就是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点,那到底是用横竖撇捺那种笔画来代替比较好呢?这个根据右手(大多数人使用)的书写方便性和结构美观度基本是用撇捺来表现,会具体规范到各个部首当中。
上面明确了线的由来,点和线的关系,还有点的归宿,那接下来该明确各线的关系了,具体概括就是四种笔画四种关系,四种笔画就是:横竖撇捺,四种关系:独立、相切、相连、和相交。前两种(独立和相切)可以视具体情况互相转换,后两种则不行。
关于语言文字和字体字库
任何文字都来自于象形文字即所看到的东西抽象而来,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不是越抽象的文字越科学这点还有待探讨。
文字是一个地区的文化基因,一个地区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就反应在这个地区的文字上,一个地区兴衰的奥秘也就在这个地区的文字当中,为什么会形成各种文字呢这跟地球各个环境地貌不同有关。
世界上现在影响最大的语言体系有两个,一个是以英语为首的拉丁文体系,一个是以汉语为首的汉字体系,前者是简单字母的排列组合 后者则是简单笔画的几何堆砌(这也是几何体的理念由来的一个原因),前者更注重于音后者更注重于形,中国引入拉丁字母当做拼音有助于汉字教学这是肯定的也有助于中国人思维的扩张,把音和形组合在一起挺好,但还得改进,这是后话。
拿汉字来说,汉字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史前符号,商朝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大篆,秦朝的小篆、籀文,汉代的隶书,唐代的楷书(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但仍未完全定型),草书,行书,宋朝的宋体、还有现今应用于电脑的各种字体。汉字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多风格这跟人们对文字的认识概括及书写的工具和载体有关。
对比英文字库和汉字字库的开发,工作量真不是一个量级的,英文只要设计好二十六个字母在加近百个符号就成,汉字则要在这个基础上多设计几千甚至上万个汉字,可谓“万字长征”!
几何体的意义
继续简化汉字笔画构造深刻理解汉字的几何内涵,由原来的“横、竖、撇、捺、勾、提……”简化为“横、竖、撇、捺”构成,用几何的观点和古今书写工具和载体的变化,解释了“勾、提”的由来,解释了“点”的归宿,按几何学的观点,点构成线(横竖撇捺),从书写工具实际出发点很难书写用撇捺来代替比较科学,但偏旁叫法不变。
几何体可以让汉字内部更加的有规律也能简化出一部分空间出来,让人看上去也比较干净清爽有利于阅读,当然也有利于教学,从思维深层次考虑让人思维清晰也更有原则。(附最早创作缘由的表述)
|